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
激励员工的五种方式
 
首 页
关于我们
公司产品
实际应用
解决方案
典型案例
品质管理
公司资质
联系我们
如何付款
留言板

激励员工的五种方式
 

激励员工的五种方式
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融通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,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。在日常工作中,多数员工希望受到领导的认可和尊重,并渴望与领导建立一种友谊。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之后,员工将会以更大的热忱投入本职工作。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信息融通,还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信赖和了解。通过交流,下属根据领导的要求工作,会更加得心应手,思想压力也会小得多。通过交流,领导者也可以发现下属的潜能,有利于做到知人善任。
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企业领导者在布置工作时,采取发号施令的方式必然会影响下属的进取心;如果以发问的方式布置工作,既拉近了上下级之间的情感距离,又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,促其想方设法出色地完成任务。假如领导给下属布置工作时说“你必须按时完成”,显然有强人所难之意;如果换一种方式:“你完成这项工作有什么困难?”下属就可能很乐意接受这项任务。原因是前者仅仅把员工当做完成任务的对象,而后者则充满了对其人格的尊重。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领导者的职能不仅在于做事,更在于成事。分配给下属一定的任务,就意味着下属须承担一定的责任,这时领导者就应授予其相应的权力。如果领导在委派任务时只放手不放心、只委托不授权,下属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极易产生逆反心理,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,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。因此,领导者既然给下属委派了任务,就应当充分相信下属,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,使其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务。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在员工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。因为领导者的率先垂范能为下属树立榜样,使下属自觉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,积极完成本职工作。所以,领导者的模范带头行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,不仅能对下属起到引导作用,还能增强下属的责任心,使下属奋发进取,提高工作效率。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一个员工在完成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后,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领导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;而一旦工作上出现失误,最害怕的莫过于领导的冷漠和不再信任。领导在评价下属的功过时,要本着促其发挥特长、改过补短的原则,并要做到激励得法、实事求是,帮助员工总结成功的经验,吸取失败的教训,鼓励其在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。 


发布人:北京安鸿达缝纫机配件厂家批发公司
发布时间:2025年3月2日


此新闻已被浏览 1242
点击关闭窗口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如何付款 | 留言板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宏福科技园10号楼4层
市场部电话:(+86)010-62610932;
手机:
13426082725;18519231073;传真:010-62610932 
Copyright(C)2003-2023 北京安鸿达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31849号-1